脑起搏器-凌至培教授

脑起搏器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上一篇 相关文章

专家介绍

凌至培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神经外科 科室主任 教授专家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功能性神经外科专业负责人;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功能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成就:1998年8月在国内率先开展DBS(脑起搏器)手术治疗帕金森病和MR导向立体定向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病,该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2010年在国内首先应用多通道微电极记录与微刺激技术进行电生理靶点定位,提高了手术的疗效。目前已经规范化并向全国推广;近年来主持或参加国家级和省市级科研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专业特长: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31年,擅长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治疗。尤其在帕金森病、顽固性疼痛、药物难治性癫痫和难治性精神病、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等功能性疾病的微创手术方面有独到之处。

专家回复

最早不管是欧盟,还是美国FDA批准的是帕金森,还有特发性震颤,特发性震颤可能也不清楚是什么病。

还有第二个类型就是肌张力障碍,可能看到有些人全身扭动那种,控制不了的扭动,现在还有斜颈,歪脖子,可能有些人在大街上看到,这也是肌张力障碍的一种。

现在的话它为什么可以治疗这些情况,谈到我们可能的机理这些情况,实际上脑起搏器,一个很细的电极放在里面,它怎么启动,它通过后面供应的电流,去刺激周围的细胞,改变了这个神经信号的传递情况,那么涉及到这个是可能跟这个相关的一些疾病,可能到了改善的情况。

它有几个特点,为什么可以用到其他疾病,一种方法,脑起搏器有几个特点,或者它的优点。

过去我们在治疗帕金森,脑起搏器这种手术方法之前,那是怎么治疗的?外科是怎么治的?最早是切除这个,肯定是淘汰了。

后来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发现的是脑深部的一些机理一些结构,发生了功能重组,那种方法叫毁损术,也是精准定位放进去以后,叫射频电极,这个电极是插到特定的地方,后面接个仪器,射频仪,通电加到70度,把这块脑组织烧死,通俗的说烧死了。

就像一个鸡蛋清加热凝固变成蛋白了,可能把这个异常信号阻断了,原来帕金森手抖,他就不抖了,张力松了,可以的,但这个是破坏性的,是不可逆的,就是不能恢复的。像鸡蛋清变成蛋白了,降温的时候能回到蛋清吗,就回不去了,就是说那个是叫一锤子买卖。

我们经常说,你好也是它,假如出现副作用,比如讲不能讲话了,讲话不清楚了,或者是轻微瘫痪了,那就回不来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基本上采取这种方法,也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因为它总体安全性还挺高的,但是也出现了构音什么情况,问题很多。

后来发明电极刺激的方法,刺激的方法为什么后来慢慢普及,主要的情况。第一个,电极放到这个核团里面,通过给它一个电流刺激,它改变细胞信号的传递。假如这个刺激停止的话,它周围细胞没有死亡,又回来原来的状态,所以它是不破坏脑结构,等于是刺激它改变了信号传递,没破坏它。第二个,它是可以可逆的,恢复了,刚才讲停止以后,细胞又恢复了原来状态。

第三个是可控的,你这个电流电压大小,程控医生把它调整到这个可以控制,大和小可以调的,假如万一出现副作用,嘴巴歪了,手麻了,我把它电流电压调小一点,或者它有几个点,一二三四调整个位点,它副作用就消除了。

所以它第一个不破坏脑结构和神经;第二个可逆性的可以恢复的;第三个可控的。

正因为这个特点,或者优点,除了帕金森以外,还有其他一些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药物没效的一些疾病。比如讲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现在有抽动症或者抽动秽语综合征,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后来就逐渐应用到其他疾病。

目前研究的这些疾病,尽管真正的机理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是也有可能大脑传递信号环路发生了功能紊乱,脑起搏器是调整这个环路的,使他恢复到正常情况,所以也适合用于到其他疾病。

再打个比方,你看看每天早上从礼拜一到礼拜五,301医院在五棵松那里,人流很多,大家如果红绿灯正常的,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尽管人流很多,大家还秩序井然,也没发现堵车。假如哪天哪个红绿灯坏了,大家急着上班,也不遵守交通规则了,那堵起来了,那怎么办?主要的方法,派个交通警察维持秩序,把交通修复改善,就像脑起搏器起到这个作用,就相当于派了两个交通警察,这两个电极就相当于交通警察去调整它,调控它,让它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因为这样的一个情况,不破坏脑结构,除了治疗经典的帕金森以外,还用到肌张力障碍,斜颈,还有用到现在强迫症抑郁症这些精神的疾病,现在还有一些难治性癫痫。

所以脑起搏器是一种成熟的技术,应用到不同新的疾病适应证,也在慢慢探索和积累经验,有望对一些过去不能治疗的,药物控制不了,没其他手段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上一篇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