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及治疗

怎么避免幽门螺杆菌产生耐药?

上一篇 相关文章 下一篇

专家介绍

成虹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研究生导师专家简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七 八届幽门螺杆菌学组秘书;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九 十届幽门螺杆菌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消化病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消化整合医学执行理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慢病管理分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肠道微生态与幽门螺杆菌分会常务委员;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防控办公室常务理事。主要成就:主要从事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治疗、耐药相关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加多项基金课题,已发表相关文章80余篇;曾参加第2-5次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的制订,并负责第4、5次共识检测部分主要内容的撰写。专业特长:长期从事消化内科疾病诊疗及内镜诊疗,擅长幽门螺杆菌相关临床疾病的诊治,尤其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治。

专家回复

(采访)主任,如何避免幽门螺杆菌产生耐药?

关于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最主要还是跟抗生素的应用有关系。

像幽门螺杆菌感染大部分都是在儿童期获得的,所以要避免耐药性的问题,就是不要滥用抗生素。我们国家现在对抗生素的管理都非常严了,现在没有处方不能买到抗生素。一方面从管理层上来讲,对抗生素滥用的管理,还有对于个体来讲,能不用抗生素的时候,尽量不要去用抗生素,如果必须用抗生素,该用还得用,要用就用够疗程,用够量,不能说一会儿用,一会儿不用,但是不该用的时候,不要随便去用抗生素。

像过去小的时候,比如感冒、发烧了,好多都是到医院输抗生素,现在大家都有这个意识了,知道了,感冒基本上都是病毒感染,不是细菌感染,是不需要用抗生素的。所以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大家对抗生素应用的认识,本身又降低了细菌对抗素的耐药性,这是从抗生素应用的角度。

还有从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角度来讲,就是希望治疗次数越少,细菌发生耐药的几率就越低。所以临床在制订治疗方案的时候,为什么要让病人提供详细的病史,我们都要去问抗生素的应用史。

像指南里面推荐经验性治疗,因为幽门螺杆菌很难培养,很难每个人都去做药敏,经验性选择治疗方案,最重要的不光是医生的经验,还要结合病人既往抗生素的应用史,根据病史来选择。

既往经常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比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等等,我们在治疗的时候建议就不要选择含有克拉霉素的方案,很有可能已经是耐药菌了,如果经常用喹诺酮类的药,也有可能是个耐药菌,我们就要选择非同类的抗生素,比方阿莫西林,包括呋喃唑酮、四环素这些抗素去治疗。

所以最好能够一次治疗成功,这样才能真正避免细菌耐药的发生。

(采访)只要选择治了,药服够疗程、服够量。

对,是这样的。

还有对于比如多次治疗失败的病人,确实已经产生细菌耐药性了,治疗的时候再去综合分析是做细菌耐药检测,还是了解细菌耐药史再去判断如何治疗。



上一篇 相关文章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