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常见慢性病的关系

青少年肥胖,作为家长该怎么做?

上一篇 相关文章

专家介绍

孙明晓    教授

原北京医院 内分泌科 科室副主任 博士研究生导师专家简介

原北京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 营养科主任 主任医师;北京怡德医院医疗总监;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临床营养分会常委;中国女医师协会医学体育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师协会临床营养专业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要成就:发表学术论文数10篇,参与编写医学专著6部;承担和参与国家“十一五”“十二五”、863、卫生公益性行业专项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独立获批科研经费逾千万;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评审专家。专业特长:擅长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肥胖、血脂异常、老年骨质疏松和少肌症等疾病营养、运动和药物的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熟练处理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治工作;从事内分泌代谢临床、教学和研究,以及中央干部保健工作20余年,近五年兼顾营养工作。

专家回复

(采访)主任,我们国家现在青少年的肥胖也是在不断的增高,对于家长有一些什么样的建议?

青少年肥胖确实也是我特别关注的问题,我去体育大学读博士的时候做的一个课题,2007年在北京东城区的中学,就做青少年的体重调查和管理。从前后两次的调查中,就看到在北京的中学中,超重和肥胖加起来的检出率大概是在30%多,也就是说有1/3的青少年确实处于超重和肥胖状态的。

对于孩子的肥胖,就是家长胖,孩子大概率可能都会胖,这个就是跟生活方式有关系,因为我们目前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跟家长在一起生活,生活中离不开吃饭的习惯,包括作息的习惯,我认为都非常重要。我相信如果家长是一个在饮食上特别科学,在生活习惯上特别好,比如坚持运动,我相信孩子也会养成这种习惯。

所以其实青少年肥胖问题不在青少年本人,是在家长。我原来因为做这个工作,有家长也带着孩子来,我通常不会说孩子哪做的不对,第一,他的认知和接受能力是有限的,他在那个年龄段,并没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就基本上随心所欲去做这些事情,比如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打打游戏,这是他的天性。

我认为这个工作主要还是需要提醒家长去做,首先环境要做的特别好,如果家里都堆满了甜饮料,孩子不喝是不可能的,家里可以不做这些东西,可以不去买精致化的或者加工过的零食,不储备含糖的饮料,含糖饮料对于体重的危害非常大,这是给家长提出来的。

当然如果家长能建立自己很好的运动习惯,规律性的去运动,同时带上孩子,我觉得也是非常负责任的表现。哪怕你自己因为健康的原因不能运动,我也认为应该去培养孩子一两样的运动习惯,或者技能,比如游泳打球等等都好,要主动去做这个事。

说到这儿,我其实还想再说其他两点,一个就是学校,学校当然是学习知识的地方,但是我认为在学校的过程中,健康素养的养成其实更重要。现在中国还是应试教育的体系,但是在这个基础上已经在逐渐的好转,我们会去关注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也希望做得很好的政策,能在每一个学校都落到实处,有人专门去监督去实行。

还有对社会,我当时去做研究的学校,学校里面很好,管理的也都非常好,老师也特别愿意,他们其实对我做这个课题给了很多的帮助。但是学校门口,出了校门口两边全是卖食品的食品店,包括各种的小吃,麻辣烫等等。因为我经常去,很多孩子都认识我,我过去的时候有的孩子看到我,就马上把手里的东西放到后面,他知道这个东西不能让我看见,他知道这个吃是不好的,但如果我们不给他创造这样的环境,他是不是自我约束力就会强一些。

我知道很多国外是立法的,比如学校多少米之内不准设什么样的饮料店,自助贩卖机,学校的校园内是不准设这些东西的,这是写到法律里面,我也希望我们国家能推行这样的政策。

(采访)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本身的天性很难去控制,就需要家长,需要学校和社会去共同帮助这些孩子。

是的。



上一篇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