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母义明教授

体检筛查糖尿病,用查糖化血红蛋白吗?都要做什么检查?

上一篇 相关文章

专家介绍

母义明    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 内分泌科 科室主任 博士生导师专家简介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分会候任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主要成就:Chronic Diseases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国医学前沿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解放军医学杂志》副主编;发表SCI论文200余篇;2012年和2018年被中华医学会授予杰出贡献奖。专业特长:擅长糖尿病、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疾病及代谢性骨病(如骨质疏松症)等诊治。

专家回复

体检筛查一般要考虑很多因素,首先不能太贵,体检如果太贵也负担不起;第二要方便,去测完空腹血糖就走,不能说等两个小时再测一次,体检中心估计也忙不过来,另外病人也等不起这个时间,体检一般是比较简单的,方便、快捷,又能说明一定的问题,所以体检大部分不测餐后血糖,只测空腹血糖,现在好多体检公司也认识到了,也测糖化血红蛋白。

所以一般体检的时候,一般是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但是这两个检查有各自的优点,也有各自的缺点。空腹血糖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可靠。因为人体在进食8-12个小时后,基本上血糖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而且很平稳,这个时候测的血糖如果高了,你就真的是有问题了;而餐后血糖不是,餐后血糖是吃了什么?喝的糖水、吃的巧克力,或者吃的肉,吃的面条,血糖都不一样。

所以测餐后血糖时会发现同样一个人,今天测8.5mmol/L,明天12mmol/L,后天4.8mmol/L,血糖就来回变化,不稳定,所以空腹血糖更可靠,餐后血糖更敏感,但是越敏感的就越不准确,不可靠,老有变化,一有风吹草动它就开始变化了,那能准确吗?所以空腹血糖相对比较准确,但是空腹血糖的毛病是什么?容易漏掉糖尿病,他本来就是糖尿病,结果没被你发现。

为什么?因为我们诊断糖尿病,空腹血糖很重要,餐后两小时也很重要,糖化血红蛋白也很重要,如果只测空腹血糖,中国人大约会漏掉一半左右的糖尿病。你说他是正常人,结果再复查,他餐后血糖高了,这种情况大约占一半,这就说明什么?说明其实每个检查都很重要,每个点代表的意思是不一样的。糖化血红蛋白只能代表平均水平。

可以这么理解,你血糖高了,你已经达到糖尿病标准了,你极有可能糖化血红蛋白没达到6.5%,可能是6.4%、6.3%,就是因为血糖波动太大,但是总体血糖并不高,只是在某一个时间点高,大部分时间血糖又回来了,这种情况下平均血糖可能不一定很高,那是不是糖尿病?是糖尿病,你只要餐后血糖达到了标准就是糖尿病。

而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从他开始发病到后来,以餐后血糖增高为主的人,占绝对多的人,所以如果体检只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会漏掉很多的糖尿病病人,所以现在很多体检公司,尤其是处在高危因素的人,大于40岁,你们家又有糖尿病,你爸妈又有糖尿病或者女同志曾经生孩子期间得过妊娠糖尿病,这都是高危因素。

肥胖又不运动,有高血压又血脂异常,我们讲到这些危险因素,你有好几个,你又40岁以上,建议你到医院正规地筛查糖尿病,到底是不是糖尿病,检查就要做得全面一点。所以我们既要做到节省钱、又要方便又准确,就是不同的人分层,高危人群,这些危险因素具备的人,你应该到医院去正规地做检查,而我不是高危人群,比如她这么年轻,今年才18岁。

18岁的小姑娘人家也没有糖尿病遗传史,家里边也没有糖尿病病人,加上每天锻炼身体,身材也挺好的,这种风险就很低了,就没必要检查得那么全了,可能最多查一次就可以了,比如一年查个空腹血糖就够了,不用查得太多,所以分层管理就是这个道理,早发现这些高危人群来预防他变成糖尿病。

即便我发现他不是糖尿病,在糖尿病前期经过饮食、运动方面的改变,加上给他做心理辅导,告诉他怎么去做,比如压力不能太大,要适时地、隔三差五地去跳个操,工作中间去休息一下、活动一下,也有利于预防糖尿病,所以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把血糖早点拉回来,这都是很重要的。

(采访)所以没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可能每年检查一次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就行,但是有危险因素的人群还是要正式地去全部排查一下。

如果没有危险因素的,其实查一个空腹血糖就可以了,糖化血红蛋白都不一定要做,如果确实有很多危险因素的,最好把这三个指标都做了。因为这三个指标就像三维结构一样,查一个是一维结构,查两个是两维,三个就像三维一样,代表了你的立体形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个人血糖是怎么样的?一个都漏不掉,医生几乎把你的问题看得很全,血糖的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是这么一种情况。



jQq黑米医学网

上一篇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