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的中医保守治疗
中医治疗骨伤科疾病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专家介绍
李建民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传统医学科 科室主任 专家简介
北京积水潭医院传统医学科主任 中医正骨科主任 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学会常务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理事会理事。专业特长: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医骨科从事中医骨科临床工作20余年;对肢体闭合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脊柱相关疾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距骨坏死、腕舟骨坏死等骨坏死疾病,骨性关节炎等退行性关节病的中医保守治疗积累了临床经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专家回复
(采访)中医治疗骨伤科疾病,它的发展历史是怎么样的?
骨伤科是中医的重要分科,可以查到最早的文献记载,应该是在春秋时期,在《礼记》这本书上,医官掌医之政令,把当时的医学分成三大类,疾医、疡医和食医,其中疡医指的就是外科类,就是疮咬叮毒,跌打损伤,还有一些外科疾病,基本上属于疡医类,在这本史书上有记载,在中医最早的典籍《黄帝内经》上,对骨伤科也有记述。
在接下来的战国、秦汉和三国时期,由于战争比较频繁,骨伤科的病人也比较多,所以在那个时期,骨伤科发展得是比较繁荣的,而且出现了很多的病例,像大家比较熟悉的,华佗用麻沸散把病人麻醉以后,剖腹治肠痈,这是在史书上记载,人类最早用药物麻醉进行外科手术的病例;还有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战国时期关云长刮骨疗毒。
这都是骨伤科治疗的一些实例,在接下来的两晋南北朝时期,骨伤科就明确地分科,从医学外科类就独立出来了,成立了专门的骨伤科,在太医院的医学分科里就有伤科类这么一个科。南北朝以后的隋唐和五代十国时期,关于骨伤科学有一个比较大地发展,而且有一个比较关键的理论提出,当时在五代十国时期,提出了对于骨折治疗的三原则,就是复位、固定和功能练习。
这种方法提出来的时间,比西方医学晚了几百年,因为西方医学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就已经提出了骨折治疗的三原则,因为中国医学在治疗学方面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东西,对中药的使用,还有针刺和灸法的使用比较多,对骨伤科病人的疼痛和肿胀,有比较好的治疗手段去缓解,所以在骨折治疗的认识上稍微晚了一点。
但是到接下来的宋金元时期,骨伤科有一个非常大的发展,而且现在有一些耳熟能详的常用的骨伤科中成药,像七厘散,还有接骨紫金丹这类药,基本都是在那个时期形成的成方,传下来的。随后在明清时期,由于战争的因素,还有就是清朝的贵族阶层,对骑射比较崇拜,他们对跌打损伤的治疗也是比较重视的,所以骨伤科在明清时期,有一个很大地发展。
在清朝的时候有《医宗金鉴》,有《正骨心法要诀》,是对骨伤科以前的主要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完整地记述,随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政府对中医药的重视,骨伤科学又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所以中医骨伤的治疗,基本上是这么一个流程。
相关文章
-
-
-
腰椎间盘突出症-唐海教授
最近更新: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
黑米医学网是一个医学、药学科普网站,旨在收集互联网以及电视媒体权威机构发布的科普文章和视频。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健康!黑米07-05 更新中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最近更新:为什么按医嘱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后,还会再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黑米医学网是一个医学、药学科普网站,旨在收集互联网以及电视媒体权威机构发布的科普文章和视频。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健康!黑米07-12 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