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心脏病多学科会诊

为什么要开展胎儿心脏病多学科会诊?如何开展?

上一篇 相关文章

专家介绍

何怡华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脏病母胎医学会诊中心 科室主任 博士生导师专家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会诊中心负责人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负责人 ;北京市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国际合作基地负责人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首席专家;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第一届胎儿心脏病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妇幼保健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成就:2013年8月倡导并正式成立了国内首家“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会诊中心”;发表核心期刊文章180余篇, SCI文章50余篇,国际会议发言25余次。 专业特长:擅长胎儿超声心动图、成人心脏超声(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经食道三维超声心动图、负荷超声心动图;胎儿心脏病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胎儿心脏病遗传学发病机制和影像智能诊断。 

专家回复

>>>为什么要开展胎儿心脏病多学科会诊?如何开展?

(采访)为什么要开展胎儿心脏病多学科会诊?是怎么开展的?

胎儿心脏病实际上从发生到发展,本身疾病链接了多学科,比如从受孕开始,怀孕期间,到出生,需要什么样的学科参与。

受孕的时候如果是辅助生殖受孕,可能需要产科,遗传学来参与,在产前进行明确诊断的话,包括影像科对结构的诊断,及其遗传学的诊断,还有对母体疾病的一个诊断,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就是风湿免疫科,还有产科。

到围产期,快出生的时候,产前条件的评估,孕妇的管理及其产程的监测,需要产科大夫参与。

诊断之后,出生之后参与治疗的有小儿心内科,小儿心外科,实际上在产前已经介入了,因为明确诊断之后,能不能进行治疗,怎么治疗,什么时间治疗,这个时候家属都会问到,也都希望直接来面对这些医生,了解孩子未来的治疗方案,产前就建立一个临床治疗路径,甚至有的胎儿在出生即刻在产房就需要干预,所有的与疾病相关的多学科医生,在产前会组建一个团队,进行产前产后的一体化管理。

最主要的原因是疾病的需求,因为这个疾病覆盖了孕前到产前,到围产期,及其出生后所有的过程,如果在不同环节都进行了很好的干预和阻断,胎儿心脏病这种出生缺陷,我们就会很好地控制。

尽管我们现在一级预防没有很好的办法,但是如果我们从不同的环节合力来应对出生缺陷,依然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



上一篇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