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企鹅病)该怎么治疗?能治好吗?

上一篇 相关文章

专家介绍

陈彪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内科 科室副主任 博士生导师专家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老年医学部主任 博士生导师;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脑疾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脑重大研究院帕金森病研究所所长;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成就: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领军人才、“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和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使命人才”;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项目、重大新药创制计划、973子课题、科技部支撑计划和行业基金等30余项科研课题,并获多项美国福克斯(MJFOX)基金会资助课题;共发表SCI文章250余篇,他引总次数逾7500次,发表统计源期刊论文340余篇,他引总次数逾3600次,谷歌H指数44;授权牵头和参与发明专利15个,4个已转让;先后带领团队获得201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专业特长:擅长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基础、临床及转化医学研究;开设帕金森病专病门诊,诊治病人数万人次,通过网络医疗、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手段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疾病的全程管理。

专家回复

(采访)确诊之后要怎么去治疗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呢?

不一定非要等到基因确诊,我们在临床上能够判断病人是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而且是因为脊髓和小脑的病变导致的,那就可以开始治疗。

往往治疗我们都是对症,而不是对因,不是因为他哪个基因突变,针对他的基因突变去治疗。病人有走路不稳,我们就要教他重新怎么走路,怎么走得稳,避免跌倒,进行康复训练。如果肌张力增高,肌肉强直,肌肉抽筋,我们通过一些药物缓解肌张力。有一些帕金森的症状,比如说抖、动作慢,可以服用一些缓解这些运动障碍的药物。认知障碍,我们可能用一些针对认知障碍的药物。

所以往往都是针对他的症状,我们叫对症治疗。对症治疗的结果就是能使他的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或者说稳定,可以活得好,而不是说真的把这个病给治好了。

关于康复方面,一个是心肺康复,因为他毕竟活动受限,他的心肺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通过康复,强化他心肺的功能很重要,抵抗力增强。第二个主要是怎么样让运动协调,使他走路能把节奏感调节出来,能够增加他的稳定性,还有怎么走平路,怎么上楼梯、下楼梯。

营养方面主要是增加蛋白质摄取,如豆类,和一些维生素的摄取,如蔬菜类,我觉得这些是可以考虑的。

所以这一系列的处理,怎么样增加营养?怎么样注意补充维生素?怎么样治疗他的共济失调?怎么针对他肌张力的改变?比如说氯硝西泮,可以降低他的肌张力。怎么通过一些针对代谢方面的药物,帮助病人稳定他的生活状态?这个是我们目前治疗的主要对策。

(采访)就是在饮食上我们要注意营养,然后我们要做一些康复训练,然后出现什么症状,我们在吃对应症状的药物就可以。

没错。

(采访)请您给我们说一说,治疗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常用的药物都有哪些呢?

常用的药物,比如说维生素B12、辅酶Q10,对小脑脊髓有很重要的营养作用。其次针对肌张力增高,可以使用氯硝西泮等一些缓解肌张力的药物。针对癫痫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抗癫痫的药物,当然看他是哪个类型的癫痫。针对他的认知障碍,我们可以用一些目前来讲有可能改善认知障碍的药物,如美金刚。

当然也可以使用针对这个病本身的药物,比如说金刚烷胺。金刚烷胺好像是对神经变性的过程,对肌肉的协调性有一些作用。

(采访)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严重吗?这个病能够治好吗?

目前来讲还没有治愈的手段,因为它是一个我们叫做变性疾病。它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细胞核内的一些蛋白的异常聚积,使得神经细胞逐渐变性死亡。在搞清楚这个病的发生原因、发生机制之前,很难有办法阻断这个疾病的发生,或者是进展。

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如果能够让我们修饰这些有疾病的基因,就有可能避免这种疾病的发生,或者说阻断疾病的发展,但目前来看还是比较困难的。

目前我们的治疗都是要怎么保持这个人的功能,让他能相对活得好。这个是目前来讲,我们针对神经变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采访)患者他在家怎么样去判断自己的治疗有没有效果呢?

我觉得这个判断一般是由医生去判断。自己判断走路走得变好了,还是越走越容易摔跤,越走距离越来越短,越来越不容易走直线,或者是越来越能走直线。都是根据症状,自己有个感觉,我现在表现的好了还是坏了。这个就是很直接的一种判断。

当然在医生的诊疗室,医生会有一套比较规范的、定量的、定性的这种检查,我觉得跟病人自己的判断是没有什么太大关系。



上一篇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