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张新超教授

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怎么回事?是如何发展来的?

上一篇 相关文章

专家介绍

张新超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急诊科 科室主任 研究生导师专家简介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急诊科主任 主任医师 研究生导师;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兼副总干事;中国医促会理事暨急诊急救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主要成就:参编教材与专业著作近20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参与和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2003年获“首都防治非典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获“北京医学会先进个人”;2015年第二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京城好医生”评选获“金牌好医生”;2015年评选为国家卫健委直属机关党委“优秀党务工作者”。专业特长:从事急诊与危重病医学、心血管内科学专业以及干部医疗保健,同时参与老年病学相关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擅长心血管急重症临床诊治等。

专家回复

>>>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怎么回事?是如何发展来的?

(采访)支架介入治疗是怎么回事?

简单的跟大家聊PCI发展中一些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

最早在1929年德国的一个学者Forssmann,他非常有想法,第一个消毒和无菌化处理过的导尿管,从肘静脉插进去后,通过上腔静脉送到右心房,而且他拍了一张片子。这张片子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心导管的胸片。从那以后我们的右心导管技术、左心导管技术,就慢慢发展起来了。

到了1953年,Seldinger这个学者,他用一个经皮血管穿刺的方法,就是不用再把血管用小刀切开后才能植入导管。因为他的经皮穿刺血管的技术,使得后期的介入技术免受血管切开了。

到了1958年,Sones在做主动脉造影时,无意间把导管插到右冠状动脉里去了,跟着就打了一些造影剂,结果就看到了右冠状动脉的显影,这个动作是无意识的,而且风险相当高。但恰恰就是这么一个无意识的、风险性极高的行为,为后期做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开辟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到1967年,大约十年以后,Gruentzig采用股动脉穿刺的方法给冠状动脉造影,使得冠状动脉介入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他直接从股动脉把管子送到冠状动脉。

真正把这个技术,就是改善血管狭窄状态的,特别是改善冠状动脉狭窄状态的技术用在人体的,是1977年德国的一个学者。他在前面这些学者们沉淀积累的这些基础之上,在病变的冠状动脉进行了球囊扩张。我们现在称这种方法叫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PTCA成功了之后,就很快从欧洲到美洲,一直到全球开始推广、普及。

又过了大约十年,到1986年,支架植入技术就产生了。之所以产生支架技术,是因为PTCA就是单纯用球囊扩张冠状动脉,来做血管成形。球囊拿掉以后有一部分病人会发生血管的弹性回缩,也就是急性闭塞,或叫急性再狭窄。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们现在通过一个网格状的金属支架,或一个合金支架,把它放在球囊扩张过的、狭窄的冠状动脉那部分,然后把它支撑起来,这样就保证了球囊扩张后的这段血管不会再出现急性闭塞的问题。

这个支架是一个金属裸支架,放在狭窄的血管这个地方,它对于人体毕竟是一个异物,这种异物会受到人体内在的、自然的攻击和排斥。首先可能有一些平滑肌细胞的增生,慢慢血管就有可能再堵。支架内可能会再形成一些血栓或斑块。

在裸支架的基础上,大约2003年,我们在金属支架的内侧涂抹了一层组织相容性非常好的药物。这些药物能够克服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进一步的堵塞。所以2003年药物涂层支架不仅诞生了,也用于临床了。

泛泛的讲,我们把经皮冠状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一起统称为PCI。叫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技术。

除了PCI以外,现在还有一些新的技术,如冠状动脉内的斑块旋磨,还有冠状动脉内的斑块抽吸等等,这些也都在临床研究过程当中,有一些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

上一篇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